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试题解析精选
下列属于国际反避税措施的有( )。
A、禁止设立避税地
B、税法的完善
C、加强税务管理
D、加强国际多边合作
E、实施税收饶让制度
【答案】 BCD
【解析】 国际反避税措施主要包括税法的完善、加强税务管理和加强国际多边合作。
关于税法正式渊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税收法律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
B、税收法规由国务院或其授权主管部门制定
C、部委税收规章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制定
D、地方性税收法规由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制定
【答案】 D
【解析】 选项D错误,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人民政府可以制定规章。
下列关于税负转嫁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前转是指纳税人通过压低生产要素的进价从而将应缴纳的税款转嫁给生产要素的销售者或生产者负担的形式
B、后转是指纳税人在进行商品或劳务交易时通过提高价格的方法将其应负担的税款向前转移给商品或劳务的购买者或最终消费者负担的形式
C、前转的发生一般是因为市场供求条件下不允许纳税人提高商品价格所致
D、税收资本化主要发生在某些资本品的交易中
【答案】 D
【解析】 前转是指纳税人在进行货物或劳务的交易时通过提高价格的方法将其应负担的税款向前转移给货物或劳务的购买者或最终消费者负担的形式。后转是指纳税人通过压低生产要素的进价从而将应缴纳的税款转嫁给生产要素的销售者或生产者负担的形式。前转是税负转嫁最典型和最普通的形式,发生在货物和劳务征税上;后转的发生一般是因为市场供求条件不允许纳税人提高商品价格,使之不能采取前转方式转移税收负担所致。
( )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最佳、最有效的形式。
A、财政预算
B、发行国家债券
C、银行借款
D、税收
【答案】 D
【解析】 税收由国家征收,行使征税权的主体是国家。税收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最佳、最有效的形式。
税收制度与税收政策的核心是( )。
A、税收来源
B、税率设计
C、税收负担
D、征税对象
【答案】 C
【解析】 税收负担是税收制度与税收政策的核心。从一定意义上说,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的制定归根结底是为了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确定税收负担的总量;二是如何将税收负担总量进行合理地分配。
关于税收负担,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其他因素既定的情况下,征税对象的范围和数额越大,税收负担水平越高
B、在同样的税率标准下,如果纳税人计征所得税时允许其扣除许多项目,则会使计税依据缩小,从而是其实际负担率低于名义税率
C、税率直接决定着税负的高低
D、税收加成在一定程度上会使纳税人税收负担加重或减轻
【答案】 D
【解析】 D项错误,税收的附加和加成是使纳税人税收负担加重的税制因素,在纳税人按法定税率已形成的应纳税额基础上再多征一定的数额,从而是使纳税人实际的税收加重。
税收原则是税收目的实现的保证,税收的首要和基本目的是( )。
A、增加财政收入
B、国家宏观调控
C、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D、弥补市场失灵
【答案】 C
【解析】 税收原则是税收目的实现的保证,而税收的首要和基本目的是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以下属于我国的财产税类的有( )。
A、房产税
B、契税
C、关税
D、营业税
E、印花税
【答案】 AB
【解析】 我国现行税收法律制度中,财产税类包括房产税、契税、车船税,主要是对某些财产和行为发挥调节作用。
通过征税获得的收入要能满足一定时期财政支出的需要,体现的税收原则是( )。
A、弹性原则
B、充裕原则
C、便利原则
D、节约原则
【答案】 B
【解析】 充裕原则,是指通过征税获得的收入要充分,能满足一定时期财政支出的需要。
税收的( )原则是对税收作为财政收入形式的必然要求。
A、弹性
B、配置
C、普遍
D、充裕
【答案】 D
【解析】 充裕原则是对税收作为财政收人形式的必然要求。一个较好的税收制度,应当选择税源广大、收入稳定的征收对象,而且征收阻力较小,便于把应收的税收更好地收上来。